精文推荐
 
普洱茶精文推荐
毛主席喝过她做的茶

徐淑珍  毛主席喝过她做的茶

——蒙山手工茶传承人寻访记     

1958年春,在成都,毛泽东主席喝了蒙山茶说,蒙山茶好,蒙山茶要发展……

2011年春,在蒙山,78岁的徐淑珍才知道毛主席喝过她做的茶。

1958年春—2011年春,整整53年,历史碎片终于被缝合起来,理顺了下面这篇文字。

在四川名山县千米文化长廊的西头入口,有三座略呈山形的碑刻。居中的一座用“毛体”镌刻着三句话:“蒙山茶要发展,要与广大群众见面,要和国际友见面。”这是19583月毛泽东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,对发展蒙山茶作出的重要指示。当年,名山县委据此动员青壮劳动力,在蒙顶山上安营扎寨,掀起了一场开荒种茶的群众运动,名山茶业从此走向繁荣昌盛。

成都会议的领导  要品尝一点蒙顶山茶

195839日至26日,中央工作会议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。当月下旬的一个上午,名山县委书记姚清接到中央西南局办公室电话:“参加中央工作会的领导同志,希望品尝到蒙山茶,请帮买一点送到会务上来。”放下电话,姚书记问县委办公室同志,在此之前这个电话还说过什么?回答是:井泉办公室秘书指名请姚书记讲话!因此姚书记明白了两点:他接到的电话是中央西南局李井泉书记(兼四川省委第一书记)授意办公室打过来的;中央领导同志指名要品尝蒙山茶,是一件大事,要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!

当务之急要找到蒙山细茶。与经营茶叶的供销社土产部联系,回答说只有粗茶(今称藏茶),细茶一点也没有。到哪里去找?姚书记把寻茶的目光转向产茶区蒙顶山。在县劳模会、人代会上,他认识地、县两级女劳模徐淑珍,她世代家居蒙山,成份又好,政治可靠,她领导的合作社,粮油生产和种茶的副业都搞得好。于是决定将买细茶的任务交由徐淑珍来办。当下派了两个干部上山找女劳模买茶叶。临行姚书记向他们布置:成都的大人物要品尝蒙山茶,你们上山找小徐,一定要想办法搞到细茶,多少不论,这是政治任务。

这两人都不熟悉上山的道路,直到下午才见到徐淑珍。他们把姚清书记急需要买蒙山茶的要求转告徐淑珍,请她想尽千方百计帮忙完成任务。两人一席话,急坏了这位25岁的蒙山姑娘!蒙山茶还未发芽,去年的茶早已卖完,哪里找得到细茶?徐淑珍心里急得火燎燎的。因为她更明白,蒙山茶区的农民,家家户户会做手工茶,春分后到谷雨前做几筒卖几筒(粗稻草纸包装,一筒为一市斤),历来不会留茶过冬或待客,老百姓自己饮用的全是老鹰茶。这个时节,就是找遍蒙顶山各家各户也找不到细茶。听劳模这么一说,两个寻茶干部也傻了眼,无奈之下,就说姚书记认准你有办法,我们只在你手里拿茶!

这句话提醒了徐淑珍,想起自己灶门间吊得高高的炕笆子上,还有一筒茶。那是特意留来招待贵宾用的,办招待开过两次封,她担心这筒茶不足一斤了,为了把姚书记托咐的事办好,只得把这筒茶取下来。两个寻茶干部一看:“哦,怎么这个样子,漆抹大黑哪能送得出手?”徐淑珍说,表面落的扬尘,不打紧,里边裹了四层草纸。说着几吹几拍便收拾干净,轻轻启开封口,三人闻香审查一遍,认定这一款蒙山细茶,够得上送成都招待大人物的标准。两个干部拿了茶,徐淑珍带路送一程,见他们走上了山区农民去名山赶场的大路,方才放心转回家去。

第二天,姚清书记请地委派来小车,径直将蒙山茶送到金牛宾馆。姚书记回来高高兴兴地告诉大家,茶送到时,会务负责人热情的接待了他,安排在会客室里,让工作人员来倒好开水,然后给他说:趁现在是开会休息时间,我把蒙山茶送进去,你在这里稍事等候。约半个小时之后,会务负责人出来说:姚书记,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。毛主席和中央几位领导同志都品尝了蒙山茶,赞不绝口,都说风味不错,你回去等消息吧。

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,李井泉办公室果然打来电话,传达毛泽东主席指示:“蒙山茶好,蒙山茶要发展。要与广大群众见面,要和国际友人见面。”

八百劳力苦战半年多  开荒千亩为种蒙山茶

对于毛主席“蒙山茶要发展”的重要指示,县委书记姚清引导“一班人”,进行了认真学习领会,决定打一场发展蒙山茶的大战役,以实际行动响应毛主席号召。紧接着,县委召开了县、区、乡三级干部会议,将传达成都会议精神:反对“骄娇二气”,提倡“敢想敢干”,与贯彻毛主席发展蒙山茶的指示结合起来。这次三干会形成的共识是:把动员青壮劳动力上山种茶,作为落实成都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。

那年,大战红五月一结束,经过层层发动,自愿响应毛主席号召,报名上蒙山开荒种茶的农民群众达800多人。以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董卢喜,区级干部任四保等为主要领导,供销社土产部经理冯国勋抓后勤保障,在古老的蒙山上,掀起一场发展茶叶生产的群众运动。从夏天到冬天,满山红旗招展,“麦苗儿青青菜花儿黄,毛主席来到了咱农庄”的歌声,此起彼伏;决心书、挑应战、报喜锣鼓声组成了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画面。徐淑珍带领女青年突击队参加开荒种茶战斗,对当时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。其实她和所有上山种茶的人都不知道毛主席是喝了她徐淑珍做的茶,才会有开发蒙山茶这档子事。经过800“愚公”奋战半年计开荒1129亩,复垦荒茶、新种茶地338亩。当年名山县蒙山茶叶培植场,正式挂牌成立。1963年省政府批示,将雅安专区茶叶生产场并入蒙山茶叶培植场,直属四川省农林厅领导,更名为“四川省国营蒙山茶场。”后来,在省外贸、雅安茶厂制茶技工、浙江聘请的制茶师傅及国营蒙山茶场科技人员的一致努力下,贡品级的石花、黄芽、万春银叶、玉叶长春、甘露等名茶,陆续得到恢复和发展,并获得国际国内多个高级大奖。蒙山名优茶,大量供应市场,出口到欧美、东南亚各国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。上世纪80年代香港大公报对蒙山茶曾以:《昔日帝王茶,今入百姓家》为标题,撰文赞美蒙山茶不愧为实至各归之茶中极品。今天,我们和徐淑珍共同回顾这段感人岁月,可以充满自豪的说:名山人民发展茶叶经过50多年的努力,完成了毛主席交办的蒙山茶与广大群众见面,与国际友人见面的任务。

毛主席喝过她做的茶  人们都不知道她的姓名

2004年春,名山县文化局老局长欧阳崇正先生,写了一篇《伟人的声音,唤醒蒙山茶》,收入杨天炯先生编著的《蒙山茶事通览》。文章不但记述了毛主席“蒙山茶要发展,要与广大群众见面,要和国际朋友见面”的指示,还明明白白的写到,县委书记姚清送到成都会议上的茶,是蒙山一位女模范送的。对这个做茶手艺能得到毛主席称赞的女模范,她姓什么?叫什么名字等,都无人知道。经过多方打听,也只能肯定她是女模范,住在蒙山上。

地处名山县西北的蒙山是一座古老的茶山。蒙山南坡,分属名山的蒙顶山镇、蒙阳镇和城东乡管辖,并且都产茶,要找到1958年会种茶会做茶的女模范,还真有难处。何况50多年前的事,知情人大多数谢世……

热衷于寻访女模范的人,是一位现年76岁的老茶人——茶文化爱好者。他认为毛主席关于蒙山茶要发展的指示,内容极为丰富,超过了他以前对发展茶业的所有指示,也是最为全面的;毛主席称赞蒙山茶好,是以亲自品尝了那位女劳模做的茶为依据的,而指示中的“要发展”的茶,要与群众和国际友人见面的茶,都是女模范采制的这一款蒙山茶。找到女劳模,应该成为一种责任,特别是蒙山茶蓬勃发展的今天。

2004年夏天开始,这位热心的老人,利用旅游、访友、集会与上蒙山的各种机会,向出生在蒙山的老干部、老村民打听女劳模有关情况。蒙顶山镇的名雅村、蒙山村、蒙阳镇的关口村、城东乡的徐家村都仔细打听过,都说他们家居的村、社从来没有出现过地县“双料”劳模,又是县人民代表的女能人。时间一晃过去七年,热心老人仍然不放弃他的打听和寻找。

今年二月七日(农历正月初五),热心老人陪伴朋友到蒙顶山镇金花村,小地名叫天竺院的茶农家里,预交购买手工茶的定金。这家茶农主人叫夏启明,现在60来岁,他记性好,说话爽快,又是个蒙山通,当他被问及:夏大哥!你们的这个金花村在1958年之前有没有个女劳模时,他不遐思索回答说:有哇,她叫徐淑珍,和我一样属金花村二社。她到眉山专区开会,得到一部双轮双铧犁、蒙山田地小块,牛又拉不动,新式犁头无用处,后来被锯成小段,打成镰刀锄头。听夏启明一番介绍,老茶人心里一阵高兴与激动。特意将夏大哥指明的徐淑珍住址的位置、院坝特征重复又重复地牢牢记在心里,生怕忘记了。

220日,老人带上照相机,记录本和圆珠笔,找到徐淑珍住地。一位瘦瘦的老太,端着饭碗,在院坝边的竹篱旁吃饭,她扒一口饭,细细咀嚼着,望着院坝西头互相追逐的鸡娃。老茶人走过去说声:请问老大姐,你们这儿有没有人叫徐淑珍的?那老大姐停下扒饭的动作,打量着这位陌生人说:我就是!又问,你当过劳模吗?回答是:当过,在眉山、雅安专区都当过,还得过奖旗、奖牌、双轮双铧犁、笔记本……说到这里老模范激动不已,索性不吃了,陪着说话,将剩下的饭菜擀撒在地下,顷刻之间被那群鸡娃抢食得一干二净。

后来,徐淑珍的两个儿子和女儿及儿子孙辈们都来了,他们在堂屋门口安上桌子,泡好茶,围成一圈,听两位老人一问一答,重温火红年代的那段历史,以及徐淑珍未婚前,来往于眉山、雅安和县城开劳模会的故事……

喝茶过三开,老茶人请徐淑珍回忆19583月,县上有没有人到你家里拿过茶?徐大姐两手捧着茶杯,静静的回忆了两分来钟,十分肯定的说:有!来了两个人,年纪大点的个头矮些,瘦高个年轻一点儿,说是姚书记派他们来找我帮买茶、成都有大人物要喝。那个季节我们山上都拿不出茶,逼急了,想起炕笆子上有一筒,打开过两回,不够一斤。我取出来,他们一见漆抹爬黑说不行,我抖干净扬尘,找开一看,上好的茶,他们两个都很高兴,拿起就走了,怕他们走错路,我指引他们下海螺沟,走上名山赶场的大路。

后来,应老大姐的女儿金萍和外甥女胡永露相邀,老茶人来到她们的小茶厂,随后,老大姐抄小路下来陪着摆龙门阵。据她的后代们说徐淑珍的大儿子金爱平、女儿金萍、小儿子金小平受到母亲的言传身教,都练就了一把做蒙山手工茶的好技术,只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,两兄弟各有810亩老川茶,春季采卖鲜芽,生活上过得去,就是开办不起茶叶加工厂。女儿金萍和丈夫胡联平的这一家,资金稍为活脱一些,独立建成了一个小型茶叶加工厂,全手工名茶、半机械半手工茶都在做,因为坚持只选取蒙山本地川茶鲜芽做正宗蒙山茶,原料价格比名山丘陵、平坝区都高,加大了成本;母亲遗传下来的精工手艺要做到位,名茶的色香味形和干度要求一点马虎不得,所以多年来没有赚到多少钱。

徐老大姐陪着老茶人喝茶。这是一款金萍去年留作自用的茶,半粗半细,造型不精美,一芽一叶、二叶一芽混杂,干度极高汤色浅黄透明,香味口感鲜醇清爽,回甘持久,韵味悠长。这时金萍介绍说她母亲曾作过一次全麻大手术,对记忆力有影响。几十年前的事,需要有人提起,才能引出她的回忆。于是老茶人把话题转向1958年春天县委派人买茶的事,徐淑珍这时的回忆也顺溜起来。她说,那年拿到成都给大人物喝的茶,比今天这杯茶叶还要粗些,都是二叶一芽夹杂一点三叶一芽苔子。1957年的春茶,她留了4筒下来,其中三筒是专门为常住蒙山收茶的谢大松做的,他交了钱,后来派人来拿走了。剩下的一筒是留下来办招待的茶,那个时候自己是出了名的劳模。县上来人多,该吃饭时吃饭,该喝茶时就泡茶……为了招待帮助蒙山农民管茶的工作组打开过这筒茶;银行那个脸上有黑疤同志(他名王庆生,曾任银行副行长,专管发放农业贷款)来,又抖过一点出来泡……

徐淑珍谈到这里,老茶人心里豁然开朗,历史的碎片终于被缝合起来,完整地再现了1958年春天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喝蒙山茶的事实。

此时老茶人将姚清生前亲口向他讲述的1958年送茶到中央工作会上的情况;欧阳崇正局长在《伟人的声音唤醒蒙山茶》的叙述;新名山县志上有关毛主席要求:发展蒙山茶的记载;徐淑珍本人的回忆等,组合成一个完整故事,对徐淑珍和她在场的子女、孙辈详细讲述一遍,结论是:19583月,县委书记姚清送到成都金牛宾馆中央工作会上,给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喝的茶,就是你们的老人家徐淑珍做的蒙山手工细茶。毛主席喝了这款茶才有发展蒙山茶的指示,才有1958年的蒙山开荒种茶,才有国营蒙山茶场的成立,才有蒙顶历史名山的恢复,才有名山县茶业欣欣向荣的发展。

老茶人解谜了徐淑珍这段光辉历史,她的子女、孙辈们都感到惊讶。特别是儿子一辈说,这个消息早些传来就好了,言语中无不充满遗憾。倒是徐淑珍本人表现出非常地淡定和从容。她说,从1959年起,自己再没有参加过县、乡、社的工作,干部站在门边催,也不去开一次会……

直到2011220日老茶人出现之前,现住蒙顶山镇金花村二社,年已78岁的劳模徐淑珍,根本不知道1958年送给毛主席喝的茶就是她做的茶。也不知道,毛主席喝了她做的茶,才发出了“蒙山茶好,蒙山茶要发展,要与广大群众见面,要和国际友人见面”的指示。虽然她也响应号召,参加城西乡的编队,开了很久的荒,种了许多茶。

大家和徐淑珍探讨起这个谜的形成。上面的原因是姚清书记在1958年底调离名山,徐劳模与姚书记再没有见过面,这是她得不到送茶信息反馈的主要方面;其次,徐淑珍自己说,1958年之后,结婚接二连三生孩子,丈夫金跃在雅安地区医院工作,自己里外一把手,靠辛勤劳动支撑起一个家,再无时间和精力去开会、干工作为大家办事。就连最后一个职务“大队妇女主任”也是拖了两、三年,不得不放弃!老茶人向徐淑珍表达社会有愧于她时,她却说,只怪我没有问那两个找我拿茶的人姓什么,以后又没有见过,兴许是调走了?不关上头的事。我现在除身体“虚”点,生活各方面勉强过得去。

徐淑珍自小跟着母亲做手工茶,十五、六岁就做得一手好茶。她家茶园采叶做素(细)茶,一次能做七、八斤。采二叶一芽,每年三、四次,就二十多斤干茶,都卖到县供销社吴明生(收茶制作人)那里,因为手工茶质量好,每斤总会比别人高出角把两角钱。徐淑珍笑说,吴同志硬是下决心要压我的茶价,他压我就熬起不卖,一回也没压下来。

徐淑珍在女儿金萍开始读初中时,就让她当自己做茶的下手,慢慢开始“掌火”。读完初中,就完全可以独自做茶了。于今,金萍44岁,确是一个做了30多年手工茶的老把式。最近她在县工商局杨同志和热心人的支撑下,注册了“蒙山淑珍茶厂”,将本来就有的名茶灶、加工机具清扫,擦试一新,迎接今春更加兴旺的蒙山茶采制季节。

从知道毛主席喝过她做茶,这些天来,徐淑珍和女儿的家里,来客不断,喜讯连台。她感到自己名下的儿子女儿,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会从今春开始,走得更快更好。她笑眯眯的说,半个月以后,蒙山老川茶就可以采摘了,我要挂着茶篼子去采标准的蒙山茶,由女儿制做好了,请大家来尝,来喝。

版权所有:深圳市罗湖区典藏茶艺 (未经允许不可转载)
公司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新秀路口新秀古玩城C栋二楼234AB 分店地址:东莞市寮步镇寮步社区牙香街45号
电话:86-755-8221262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传真:86-755-82212633